敦风厉俗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使民风纯朴敦厚。
出处《魏书 郭祚传》:“是以先王沿物之情,为之轨法,故八刑备于昔典,奸律炳于来制,皆所以谋其始迹,访厥成罪,敦风厉俗,永资世范者也。”
例子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皆所以谋其始迹,访厥成罪,敦风厉俗,永资世范者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ūn fēng lì sú
注音ㄉㄨㄣ ㄈㄥ ㄌ一ˋ ㄙㄨˊ
繁体敦風厲俗
感情敦风厉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敦世厉俗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高风亮节(意思解释)
- 青出于蓝(意思解释)
- 学贯中西(意思解释)
- 自暴自弃(意思解释)
- 反求诸己(意思解释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释)
- 空穴来风(意思解释)
- 南辕北辙(意思解释)
- 诛求无度(意思解释)
- 顾后瞻前(意思解释)
- 大包大揽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学而不厌(意思解释)
-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(意思解释)
- 风俗人情(意思解释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释)
- 衣锦还乡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袅袅婷婷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避俗趋新(意思解释)
- 人尽其才(意思解释)
- 举目无亲(意思解释)
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(意思解释)
- 纵横四海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有两下子 | 比喻有点本领。 |
绿林大盗 |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。 |
回心转意 | 回、转:掉转、扭转;心、意:心思。重新考虑;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又红又专 |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 |
有约在先 | 已经约定好了。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赴汤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 | 将:统率,指挥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刚愎自用 | 刚:强硬。愎:固执;任性。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自用:自以为是。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 |
义不容辞 |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困兽犹斗 |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