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假公济私 |
假:借;济:补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。 |
反唇相稽 |
反唇:回嘴;顶嘴;稽:争论;计较。受到指责不服气;抓住对方话把;反过来责问对方。 |
余波未平 |
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|
不三不四 |
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 |
仰屋著书 |
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目不转睛 |
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夫唱妇随 |
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万马奔腾 |
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奔腾:跳跃着奔跑。 |
藏形匿影 |
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
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有权有势 |
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。 |
识字知书 |
谓有文化知识。 |
信以为真 |
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拔苗助长 |
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 |
马牛其风 |
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贤母良妻 |
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将功折罪 |
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之子于归 |
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
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|
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 |
不在话下 |
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拨乱济危 |
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过甚其词 |
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单刀直入 |
单刀:短柄长刀;直:径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认准目标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说话、办事直截了当;不绕弯子。 |
慢条斯理 |
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
发人深思 |
深:无限,没有穷尽。启发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寻味。 |
惊心悼胆 |
悼:战栗。形容恐惧到极点。 |
致知格物 |
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