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君入瓮的成语故事

拼音qǐng jūn rù wèng
基本解释君:人的尊称;瓮:陶制的大坛子。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。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。
出处唐 张鷟《朝野佥载 周兴》:“即索大瓮,以火围之,起谓兴曰:‘有内状勘老兄,请兄入此瓮。’”
请君入瓮的典故
唐朝女皇武则天,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,任用了一批酷吏。其中两个最为狠毒,一个叫周兴,一个叫来俊臣。他们利用诬陷、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,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。有一回,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,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。武则天大怒,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。来俊臣,心里直犯嘀咕,他想,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,仅凭一封告密信,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;可万一查不出结果,太后怪罪下来,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。这可怎么办呢?苦苦思索半天,终于想出一条妙计。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,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。两个人你劝我喝,边喝边聊。酒过三巡,来俊臣叹口气说:“兄弟我平日办案,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,不知老兄有何办法?”周兴得意地说:“这还不好办!”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。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:“哦,请快快指教。”周兴阴笑着说:“你找一个大瓮,四周用炭火烤热,再让犯人进到瓮里,你找一个大瓮,四周用炭火烤热,再让犯人进到瓮里,你想想,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?”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,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,按周兴说的那样,在四周点上炭火,然后回头对周兴说:“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,上边命我严查。对不起,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。”周兴一听,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,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连连磕头说:“我有罪,我有罪,我招供。”
故事见于《资治通鉴 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》。成语“请君入瓮”,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请君入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月明如水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折:“彩云何在,月明如水浸楼台。” |
支支吾吾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,怎么问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 |
是非口舌 |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,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,反为干净,省了许多是非口舌。” |
匡乱反正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礼废乐崩,追修经术,以达王道,匡乱世反之于正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香销玉沉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盆记》:“他怨悠悠香销玉沉,乱纷纷碎滴珠囊逬,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。” |
奇才异能 |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择宫》:“臣愚岂敢不尽情,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。” |
动荡不定 |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7章:“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,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。” |
铺天盖地 | 宋 释惟白《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》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遮天盖地。’” |
刀光剑影 | 南朝 梁 吴筠《战城南囚首》:“剑光挥夜电,马汗昼成泥。”又《边城将》:“刀含四尺影,剑抱七星文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