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噎废食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n yē fèi shí
基本解释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
出处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
因噎废食的典故
相传,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:一个节日之夜,有个财主在家大摆酒席。大家划拳喝酒,喧声如潮。
突然,闹得最欢的一个老头大汗淋漓,翻着白眼,捂住脖子,拼命地咽着唾沫。原来是他刚才急着说话,嘴里一块牛肉没嚼烂就吞了下去,结果喉咙被堵住了。这时,在场的人纷纷围了过来,有的说快灌一杯冷水,有的说要再咽一块肉,有人使劲扳开老头的嘴巴,拿起筷子就要往里夹取,有人则使劲捏着他的脖子往下刮。众人七嘴八舌,动手动脚,把老头折腾得痛苦异常。最后,老头气得按捺不住,大吼一声“滚开”,随着喊声,那块牛肉也跟着喷了出来。
众人大笑,正要回座位继续吃喝,财主却高声说道:“各位请回吧。那位老者的遭遇是我们的前车之鉴。老夫认为:要想不再发生这样的灾祸,酒肉不可吃,三餐不可有。本府以后再也不许人吃饭了。”说完,就下令把厨房所有的坛坛罐罐全部打碎,柴米油盐一律放火烧掉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因噎废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犀牛望月 | 《关尹子 五鉴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识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 |
先声夺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军志有之:先人有夺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 |
孜孜以求 |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据、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,也为人所熟知了。” |
群龙无首 |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 |
珠宫贝阙 | 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” |
朝令夕改 | 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 |
时易世变 | 晋 鲁褒《钱神论》:“当今之急,何用清谈?时易世变,古今异俗。” |
冠绝一时 | 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 |
火烛银花 |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诗之三:“火烛银花触目红,揭天鼓吹闹东风。” |
偃旗息鼓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为翊军将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