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中不发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,不交议也不批答。
出处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5回:“武后临朝,心中郁闷,曾三上封章,劝其谨守妇道,迎主还朝,武后俱留中不发。”
例子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32回:“给事中萧俨,复上疏极谏,俱留中不发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iú zhōng bù fā
注音ㄌ一ㄡˊ ㄓㄨㄥ ㄅㄨˋ ㄈㄚ
繁体畱中不發
感情留中不发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封建文书等。
近义词留中不下、留中不出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倒果为因(意思解释)
- 捻神捻鬼(意思解释)
- 经文纬武(意思解释)
- 绿林大盗(意思解释)
- 老马识途(意思解释)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释)
- 居重驭轻(意思解释)
- 多谋善虑(意思解释)
- 长命富贵(意思解释)
- 学而时习之(意思解释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释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以弱制强(意思解释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释)
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- 语短情长(意思解释)
- 倦鸟知还(意思解释)
- 海底捞月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交臂历指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避俗趋新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鬼哭神嚎 | 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 |
芒刺在背 | 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。形容心中惶恐不安、坐卧不宁。 |
天王老子 | 比喻至尊至贵、最有权威的人。 |
灯蛾扑火 | 比喻自己找死。 |
轻而易举 | 轻:轻松;举:向上托。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。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
自力更生 |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获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。更生:重新获得生命。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严刑峻法 | 峻:严酷。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。 |
志满意得 | 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 |
刻骨铭心 |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气充志骄 | 谓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 |
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官僚主义 |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,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节哀顺变 | 抑制哀伤,顺应变故。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尘外孤标 |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搁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复、累赘。 |
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国。月亮普照全中国,而人间苦乐不同,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,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