辱国殃民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亦作“辱国殄民”。
出处《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赵愚丞相,罢黜道学诸臣,轻开边衅,辱国殃民。”
例子夷人放肆,无恶不作,皆由官无血性,恬不识羞,以致辱国殃民。郭沫若主编《中国近代史》第一章
基础信息
拼音rǔ guó yāng mín
注音ㄖㄨˇ ㄍㄨㄛˊ 一ㄤ ㄇ一ㄣˊ
繁体辱國殃民
感情辱国殃民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辱国殄民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祸乱滔天(意思解释)
- 二话没说(意思解释)
- 胡作非为(意思解释)
- 狐群狗党(意思解释)
- 没颠没倒(意思解释)
- 致远恐泥(意思解释)
- 瓮中之鳖(意思解释)
- 空空荡荡(意思解释)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骨肉离散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掉以轻心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下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- 悬石程书(意思解释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- 经国之才(意思解释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释)
- 变态百出(意思解释)
- 强颜欢笑(意思解释)
- 一网打尽(意思解释)
- 解甲休兵(意思解释)
- 蛮不讲理(意思解释)
- 连抵其隙(意思解释)
- 利欲熏心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十全十美 | 十分完美;毫无欠缺。 |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取长补短 |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志满意得 | 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 |
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饥肠辘辘 | 饥肠:饥饿的肚子;辘辘:象声词;车轮滚动的声音。肚子饿得咕咕直响;形容十分饥饿。 |
鬼瞰其室 |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,将祸害其满盈之志。 |
十全大补 | 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 |
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见。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春去冬来 | 春天过去,冬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一窍不通 |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 |
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 |
惊心悼胆 | 悼:战栗。形容恐惧到极点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
抗尘走俗 | 形容为了名利,到处奔走钻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