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经邦论道 |
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
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
物尽其用 |
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 |
满腹经纶 |
腹:肚子;经纶:理出丝绪叫经;编丝成绳叫纶。引申为人的才学、本领、谋略等。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。 |
起兵动众 |
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挥霍无度 |
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存而不议 |
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动荡不定 |
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|
功成名就 |
功:功业。就:达到。功绩取得了,名声也有了。 |
谠言直声 |
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战天斗地 |
战、斗:泛指斗争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。 |
将伯之呼 |
指求人帮助。 |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
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龙争虎斗 |
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白首之心 |
老年时的壮志。 |
皮笑肉不笑 |
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 |
胡支扯叶 |
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不宁唯是 |
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当头棒喝 |
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圆凿方枘 |
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哀兵必胜 |
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轰轰烈烈 |
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 |
家常便饭 |
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|
头上末下 |
第一次,初次。 |
倒载干戈 |
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冠履倒易 |
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|
惊惶失措 |
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。惊慌惶恐;举止失去常态。 |
一如既往 |
指态度没有变化;完全像从前一样。一:完全;如:像;既往:从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