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饔夕飧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才疏力薄,除吃饭外别无所能。
出处明 李东阳《后东山草堂赋》:“吾侪细人,朝饔夕飧,观山而不穷其巅,望海而不极其源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āo yōng xī sūn
注音ㄓㄠ ㄩㄥ ㄒ一 ㄙㄨㄣ
繁体朝饔夕飱
感情朝饔夕飧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。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疚心疾首(意思解释)
- 鹰击长空(意思解释)
- 有胆有识(意思解释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释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(意思解释)
- 丑声远播(意思解释)
- 销声匿迹(意思解释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释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树欲静而风不止(意思解释)
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壮心不已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举目无亲(意思解释)
- 转弯磨角(意思解释)
- 轰轰烈烈(意思解释)
- 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(意思解释)
- 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(意思解释)
- 乱作一团(意思解释)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起兵动众 | 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乐道好古 |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兢兢战战 | 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战战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 |
汗牛充栋 | 栋:栋宇;房屋。指藏书太多;运输时可使牛出汗;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书籍极多。 |
花拳绣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顾影弄姿 |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
隳肝沥胆 | 隳:毁坏;沥:液体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诚无比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缠绵悱恻 | 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树欲静而风不止 |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面有难色 |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末大必折 |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
声驰千里 | 驰:传扬。名声远播。形容声望很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