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一万毕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理解本质,万事尽通。
出处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通于一而万事毕。”
例子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章句》:“振本而末从,知一万毕矣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yī wàn bì
注音ㄓ 一 ㄨㄢˋ ㄅ一ˋ
繁体知一萬畢
感情知一万毕是褒义词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近义词触类旁通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以小见大(意思解释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- 物腐虫生(意思解释)
- 费尽心机(意思解释)
- 如法炮制(意思解释)
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衣锦还乡(意思解释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释)
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- 取之不尽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不在话下(意思解释)
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福善祸淫(意思解释)
- 腾声飞实(意思解释)
- 精兵强将(意思解释)
- 末大必折(意思解释)
- 一目十行(意思解释)
- 现实主义(意思解释)
- 烟消云散(意思解释)
- 入文出武(意思解释)
- 经纬万端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中正无私 | 中正:正直。端庄正直,不存私心。 |
经文纬武 | 治理国家的本领,文的武的都具备。 |
出师无名 |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扫地出门 |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;室内干干净净;不留任何东西。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;连人也被赶出家门。 |
光前耀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
普天同庆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长夜之饮 | 指通宵宴饮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。 |
遗形藏志 | 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话就说。直:直爽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饿虎吞羊 |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 |
空口无凭 |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
汗牛充栋 | 栋:栋宇;房屋。指藏书太多;运输时可使牛出汗;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书籍极多。 |
古色古香 | 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 |
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
异途同归 |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
理直气壮 | 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气势就很盛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医术高明。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。 |
散言碎语 | 犹言闲言碎语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