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zhí shū
注音ㄓˊ ㄕㄨ
繁体直書
⒈ 据实书写。
⒈ 据实书写。
引晋 杜预 《春秋经传集解序》:“尽而不污,直书其事。”
唐 元稹 《进田弘正碑文状》:“臣所以效 马迁 史体,叙事直书,约 李斯 碑文,勒铭称制。”
冯自由 《辛亥革命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》:“然功是功,罪是罪,事实俱在,不容抹煞。仍当据实直书,以全公道。”
⒈ 根据事实书写,不加以褒贬。
引晋·杜预〈春秋左氏传序〉:「尽而不污,直书其事。」
唐·元稹〈进田宏正碑文状〉:「臣所以效马迁史体,叙事直书,约李斯碑文,勒铭称制。」
反曲笔
1.历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当朝,事一关联当世,所谓秉笔直书更难做到。
2.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,方孝孺秉笔直书“燕贼篡位”,被杀,灭十族。
3.这声音不快不慢,这动作一笔一换,时而左移,时而右变,时而跨出马步,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。
4.尽管他有着难言的隐痛,但他仍秉笔直书,实事求是地记录着史实,终著成不朽名作。
5.春秋有董狐之笔,恶不掩,善必彰,当年赵盾弑君之后,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“赵盾弑其君”,赵盾连杀数名史官,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。
6.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,方孝孺秉笔直书“燕贼篡位”,被杀,灭十族。
7.负责国家档案的齐太史不动声色,秉笔直书“崔杼弑庄公”。
8.面对这份问卷,这些区(县)委*记、区(县)长或挥笔直书,或掩卷沉思,最终把属于他们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公众面前。
9.在史学史上,直书与曲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史学现象,都与孔子有关。
10.这声音不快不慢,这动作一笔一换,时而左移,时而右变,时而跨出马步,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