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àng

上都

拼音shàng dū
注音ㄕㄤˋ ㄉㄨ

词语解释

上都[ shàng dōu ]

⒈  古代对京都的通称。

⒉  古对陪都(下都)而言,称首都为上都。(1)北齐以晋阳为下都,故称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为上都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五五引《晋书》:“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,晋阳为下都。”(2)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陪都,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一》:“上都,初曰京城,天宝元年曰西京……肃宗元年曰上都。”

⒊  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,世祖中统五年(1264)加号上都,岁常巡幸,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。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。

⒋  指天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对京都的通称。

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寔用西迁,作我上都。”
张铣 注:“上都,西京也。”
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。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之三:“乃有上都贵人,戚里公子,迎晨而出,及暮乃止。”

⒉  古对陪都(下都)而言,称首都为上都。(1)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,故称 邺 (今 河北 临漳 西南)为 上都。

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五五引《晋书》:“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,晋阳 为 下都。”
(2)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陪都,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一》:“上都,初曰 京城,天宝 元年曰 西京 …… 肃宗 元年曰 上都。”

⒊  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,世祖 中统 五年(1264)加号 上都,岁常巡幸,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。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。

《元典章·诏令·建国都诏》:“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:开平府 闕庭所在,加号 上都,外 燕京 修营宫室,分立省部,四方会同,乞亦正名事。准奏。”

⒋  指天宫。

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羡上都之赫戏兮,何迷故而不忘?”
李贤 注:“上都,谓天上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上都[ shàng dū ]

⒈  首都。

《文选·班固·西都赋》:「寔用西迁,作我上都。」
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:「羡上都之赫戏兮,何迷故而不忘。」

⒉  地名:(1)​ 今陕西省长安县,唐代宗时称为「上都」。(2)​ 元世祖即位开平府,改号「上都」,在今察哈尔多伦县东南。

英语Shangdu, also known as Xanadu, summer capital of the Yuan Dynasty (1279-1368)​

法语Xanadu (Titan)​

分字解释

※ "上都"的意思解释、上都是什么意思由耶鲁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1.我们这场全民战斗可以说在历史上都是可歌可泣的。

2., 北极熊的前爪十分宽大,在游泳的时候宛如双桨,并掌握着前进的方向,而四只爪垫上都长有粗硬的毛发,不仅有助于保暖,还可方便它们在冰面上行走。

3.他大半个晚上都在和我的一个朋友搭讪。

4.我们无论在精神上和军事上都需拥有先发制人的力量。“先发制人”的力量必须以破坏敌人的报复力量为其基本任务。

5.在姐姐家的时候,我总爱睡懒觉,可气的是它每天早上都把我的脚当做老鼠啃来啃去,不过啃得不疼,爪子抓的却疼,还有点痒,特别难受,让我睡不成觉。

6.两点半,机关礼堂座无虚席,全市副处级以上干部基本上都到场了,市委秘书长主持会议,刘*记做重要讲话。

7.只是热情如火的乔丹表达感情的方式没有丝毫改变,与安德烈出双入对、双宿双栖似乎还不嫌够,连内裤上都得印有他的名字,还要在大庭广众下展览炫耀。

8.教育上、社会上都盼着市委任命一个事业心强、懂教育、会管理、有人味儿的局长来拨乱反正、重整秩序、再造教育辉煌!教育人。

9.普劳图斯充实一个有学问的人并非在所有事情上都有学问,然而一个充实的人则是完一充实的。蒙田

10.自秦代以后,官修正史上都立有《孝义传》,就是表彰孝子,让他们青史留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