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书四十韵
[宋代]:苏洵
任君北方来,手出《邠州碑》。
为是鲁公写,遗我我不辞。
鲁公实豪杰,慷慨忠义姿。
忆在天宝末,变起渔阳师。
猛士不敢当,儒生横义旗。
感激数十郡,连衡斗羌夷。
新造势尚弱,胡马力未衰。
用兵竟不胜,叹息真数奇。
杲兄死常山,烈士泪满颐。
鲁公不死敌,天下皆熙熙。
奈何不爱死,再使踏鲸鳍?公固不畏死,吾实悲当时。
缅邈念高谊,惜哉我生迟。
近日见异说,不知作者谁。
云公本不死,此事亦已奇。
〈或云公尸解。
虽见杀,而实不死。
〉大抵天下心,人人属公思。
加以不死状,慰此苦叹悲。
我欲哭公墓,莽莽不可知。
爱其平生迹,往往或孑遗。
此字出公手,一见减叹咨。
使公不善书,笔墨纷讹痴。
思其平生事,岂忍弃路岐?况此字颇怪,堂堂伟形仪。
骏极有深稳,骨老成支离。
点画乃应和,关连不相违。
有如一人身,鼻口耳目眉。
彼此异状貌,各自相结维。
离离天上星,分如不相持。
左右自缀会,或作斗与箕。
骨严体端重,安置无欹危。
篆鼎兀大腹,高屋无弱楣。
古器合尺度,法物应矩规。
想其始下笔,庄重不自卑。
虞柳岂不好,结束烦馽羁。
笔法未离俗,庸手尚敢窥。
自我见此字,得纸无所施。
一车会百木,斤斧所易为。
团团彼明月,欲画形终非。
谁知忠义心,余力尚及斯。
因此数幅纸,使我重叹嘻。
任君北方來,手出《邠州碑》。
為是魯公寫,遺我我不辭。
魯公實豪傑,慷慨忠義姿。
憶在天寶末,變起漁陽師。
猛士不敢當,儒生橫義旗。
感激數十郡,連衡鬥羌夷。
新造勢尚弱,胡馬力未衰。
用兵竟不勝,歎息真數奇。
杲兄死常山,烈士淚滿頤。
魯公不死敵,天下皆熙熙。
奈何不愛死,再使踏鲸鳍?公固不畏死,吾實悲當時。
緬邈念高誼,惜哉我生遲。
近日見異說,不知作者誰。
雲公本不死,此事亦已奇。
〈或雲公屍解。
雖見殺,而實不死。
〉大抵天下心,人人屬公思。
加以不死狀,慰此苦歎悲。
我欲哭公墓,莽莽不可知。
愛其平生迹,往往或孑遺。
此字出公手,一見減歎咨。
使公不善書,筆墨紛訛癡。
思其平生事,豈忍棄路岐?況此字頗怪,堂堂偉形儀。
駿極有深穩,骨老成支離。
點畫乃應和,關連不相違。
有如一人身,鼻口耳目眉。
彼此異狀貌,各自相結維。
離離天上星,分如不相持。
左右自綴會,或作鬥與箕。
骨嚴體端重,安置無欹危。
篆鼎兀大腹,高屋無弱楣。
古器合尺度,法物應矩規。
想其始下筆,莊重不自卑。
虞柳豈不好,結束煩馽羁。
筆法未離俗,庸手尚敢窺。
自我見此字,得紙無所施。
一車會百木,斤斧所易為。
團團彼明月,欲畫形終非。
誰知忠義心,餘力尚及斯。
因此數幅紙,使我重歎嘻。
唐代·苏洵的简介
苏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合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长于散文,尤擅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传世。
苏洵共有诗(55篇)
明代:
卢龙云
一上层楼寓目宽,南中十月只轻寒。千山雨过林仍绿,万木霜催叶未丹。
骑射此时资讲武,蒐罗他日备登坛。汉家颇牧频推毂,须信封侯事不难。
一上層樓寓目寬,南中十月隻輕寒。千山雨過林仍綠,萬木霜催葉未丹。
騎射此時資講武,蒐羅他日備登壇。漢家頗牧頻推毂,須信封侯事不難。
明代:
张天赋
万丈龙门未易过,感君指引渡风波。海头多少傍人眼,不济于今将若何。
萬丈龍門未易過,感君指引渡風波。海頭多少傍人眼,不濟于今将若何。
元代:
赵汸
旧游何处觅苔矶,水涸山童事事非。忽到小溪深树侧,鸳鸯惊起逐群飞。
舊遊何處覓苔矶,水涸山童事事非。忽到小溪深樹側,鴛鴦驚起逐群飛。
唐代:
马戴
夕阳逢一雨,夜木洗清阴。露气竹窗静,秋光云月深。
煎尝灵药味,话及故山心。得意两不寐,微风生玉琴。
夕陽逢一雨,夜木洗清陰。露氣竹窗靜,秋光雲月深。
煎嘗靈藥味,話及故山心。得意兩不寐,微風生玉琴。
唐代:
马戴
远归从此别,亲爱失天涯。去国频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鸣蛩闻塞路,冷雁背龙沙。西次桑干曲,洲中见荻花。
遠歸從此别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幹曲,洲中見荻花。
明代:
方献夫
先生身外固无求,帝问何尝间隐幽。洛下当年遗盛事,乘传犹得赞谋猷。
先生身外固無求,帝問何嘗間隐幽。洛下當年遺盛事,乘傳猶得贊謀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