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世民的诗 >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

咏兴国寺佛殿前幡

[唐代]:李世民

拂霞疑电落,腾虚状写虹。

屈伸烟雾里,低举白云中。

纷披乍依迥,掣曳或随风。

念兹轻薄质,无翅强摇空。

咏物 

咏兴国寺佛殿前幡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你飘拂若霞似电,你飞扬绚丽如虹。

你飘逸在烟雾里,你飞腾在白云中。

依依地你随意招摇,悠悠地又随风而去。

你这无翅的轻薄子啊,何苦如此在空中折腾?

注释

幡:寺院中常用之物,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。其状犹如大将之旌旗。亦有为祈福而立者。

写虹:描绘彩虹。整句意为:飞腾在空中像描绘的彩虹一般。

纷披:和缓。依回:往复回环。

掣曳:牵引。

咏兴国寺佛殿前幡鉴赏

  唐太宗为一代雄主,其武功文治为史家所称道,这首诗所表现的大乘空观,对这位明主而言,应是很有意思的现象。诗歌首先极写殿前幡的千姿百态:她艳丽,如虹若电;她生动,低飞高举;她依依随人,又飘飘随风。然而,作者的一双慧眼却早看透了她本质的轻薄,她的招摇全不过是弄空而已。由此,对不可一世的她,作者反倒生出一种大慈大悲的怜悯之心。这首诗诗中的殿前幡,成为尘世里万法之象征,该诗也就表现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空观。这首诗,令世人想起《坛经》所记载的一段公案:“时有风吹幡动,一僧云幡动,一僧云风动。惠能云:‘非幡动、风动,人心自动。’印宗闻之悚然。”唐太宗诗未如惠能悟得透彻,但该诗却自有一种禅悟的智慧。

李世民简介

唐代·李世民的简介

李世民

唐太宗李世民(599年-649年),唐朝第二位皇帝,在位23年,年号贞观。名字取意“济世安民”,陇西成纪人(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)。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。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,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,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,为后世明君之典范。庙号太宗,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,葬于昭陵。

李世民共有诗(92篇)

猜你喜欢

古大夫宅下马石歌

清代丘逢甲

七百年来掩尘土,石与大夫俱氏古。大夫何许人?

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。宅在梅州州北门。眼前不见大夫宅,止见大夫下马石。

连日祁寒酷暑不定

钱之江

播晴弄雨帝能威,才了重裘又袷衣。莫怪小民无特操,申韩行事本无违。

次韵程弟 其八

宋代方岳

莫为盘飧烹不鸣,借公松石听溪声。貂蝉只是麒麟楦,寄语诸公卿自卿。

遣兴

元代贝琼

我住云间今四秋,恰如杜甫在秦州。赋诗黄耳冢前去,打鼓白龙潭上游。

暮景飞腾如过翼,此身浩荡一虚舟。黄尘九陌绕车盖,且伴老翁随海鸥。

久雨新晴小步

明代赵完璧

云雨连朝不下堂,新晴小步玩庭芳。莓苔为我开清兴,是处氤氲翡翠光。

汉武

宋代刘筠

汉武高台切绛河,半涵非雾郁嵯峨。

桑田欲看他年变,瓠子先成此日歌。